9月2日讯 世界杯17-32排位赛,中国75-96惨败菲律宾。
媒体人@麦穗丰点评:“【惨败,然后呢】
大赛期间不希望影响军心,有些话不好说,现在比赛都打完了,我有些话不吐不快。
乔尔杰维奇在本届篮球世界杯上的临场指挥有极大问题。中国男篮并非没有小负乃至击败南苏丹和波多黎各的能力,但都吞下20分左右的惨败,这个结果令我们陷入被动,最终无缘直通巴黎奥运。
直到排位赛对阵安哥拉,乔帅才公开表示“教练也会犯错”,重用胡金秋并提升后卫的存在感。“重拾老办法”击败安哥拉。
但他至少有一点是对的:“大型化”。
乔帅临场调度极其糟糕,但“大型化”是正确的,这符合世界篮球潮流,中国男篮不想继续在亚洲赛场小打小闹,就必须进行这样的改变,跟上时代变化,而不是“开倒车”。
不满足于在亚洲小打小闹,想进步就不能再用乔帅,但最好继续用外教。让外教全心全意带一个奥运周期,让他多了解中国男篮球员的实际情况(能力+心理),让他摸索出欧洲打法与中国篮球的结合与平衡,让他有更多时间指导我们的球员该怎么练。
甚至请外教将更多优秀教练引入我们的篮球青训体系中,进行彻底的改变。
下了决心去改变,要是因为一届大赛打烂了就放弃,无异于“狗熊掰棒子”,一路掰一路掉,最终一无所有,学费白交。
但这样的坚持很难,在我看来有三个“耐心”需要克服。
首先是球迷的耐心。有时很难指责球迷的“一场论”,因为普通球迷接触不到选材与备战的每个细节,只能看到场上的过程和结果,所以给教练或球员的评论也只能是“一场论”。偏偏球迷的力量很大,当舆论声浪大到一个程度,确实能影响上级决策,所谓“民意不可违”,总要给大家一个交代。这一点,无论土帅外教都一样的。
其次是上级的耐心。选用外教是需要顶住压力的,比如“为啥用外国人不用自己人”和“要花多少钱”等问题都需要回答。最为关键的是,一个长期的计划需要不断有过程中的小成绩来支持,比如各种亚洲级别的冠军,比如各种欧洲拉练热身赛的进步(不求胜利,但求跟得上对抗)。要是没有这些小成绩支撑,长远目标也是无法实现的,毕竟总要有人站出来为已经花出去的钱和时间负责任。
最后是外教自己的耐心。选择从来就是相互的,中国男篮选择了外教,外教也要选择中国男篮。要是认准了中国男篮的球员“孺子不可教”,看透了中国男篮舆论环境太糟糕,外教直接请辞也不奇怪。
总说中国男篮要改变,总说中国男篮要记住“疼痛感”。现在就挺痛的,治疗更痛,但痛了就要放弃治疗吗?有些病,不痛治不好啊。
折戟篮球世界杯,大家心里都不好受,各种声音都有,或痛心,或嘲讽,或哀鸣,或愤怒。但还在发声,就说明大家未放弃中国男篮,仍在关心中国男篮。
我现在内心很恐惧,我怕中国男篮好不了,我突然就看不到未来了。
一家之言,仅供讨论,如有错误,当我发疯。
#乔尔杰维奇用人##中国男篮崩盘##中国男篮小组倒数第一#”